化妆品oem的兴起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,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。
可以预见,未来的化妆品oem将快速成长,红利扩大,经营oem化妆品工厂的商家可以加把劲,但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在研发上:
一是政策调控的红利。
从2015年开始,国家对所有生产化妆品企业的资质重新审批,并且要求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“两证合一”。
到2016年底为止,全国共有3000多家化妆品企业通过了“两证合一”。
说是为简政,其实为洗牌,没有通过审核的企业挡在了门外,通过了审核的企业,站到了第一梯队,一批技术先进、管理完善、设备精良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成为市场上的“名牌”企业。
有关资料显示,2016年广东的化妆品企业3000多家,而全国审批通过的才3000多家,这就是说,广东还有相当一批化妆品生产厂家没有通过审批,全国就更多了。
“两证合一”,市场需求没有减少,生产工厂却大幅度减少,政策产生了红利。
二是微商成熟的红利。
微商已经充斥了大众的生活,这种无孔不入的商业模式,门槛低,渗透快,能赚钱,而且势头强劲,自由自主。
这些微商因为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而不得不寻求代加工,特别是像化妆品这类的快速消费品,微商更愿意与生产工厂合作,随着微商的逐步成熟,协助将更加规范,品牌将更加响亮,将更加促进了化妆品oem的成长壮大。
三是水客渐弱的红利。
随着海外游、海外淘的增多,各种化妆品代购代销的水客风起云涌,但好景不长,由于假冒伪劣、名不副实、中间加价等,被一个又一个的揭穿,水客势头正在减弱,加之消费者对化妆品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,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各大商城的海外化妆品将越来越多,代购的优势逐渐减弱,而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必将流向生产oem化妆品工厂。